8月21日,根据《广东省农贸市场分级评定指南》,经现场评审、审议、公示,广州市花都区市场监管局举行花都区首批“四星”“三星”农贸市场授牌仪式,向辖区融创社区市场、康政市场等2家农贸市场,大华市场、中兴市场等5家农贸市场分别授予“四星”“三星”农贸市场牌匾。
获评市场管理方代表纷纷承诺,将继续完善市场管理、优化市场环境卫生、落实食品安全责任、规范市场秩序等,为市民提供更加舒适、便捷、安全的购物体验。
作为古老的商业形态,农贸市场既是一座城市的日常缩影,其环境的好坏、食材的新鲜多样程度,更是一域街坊对品质生活的态度。近年来,随着电商等新经济形态的高速发展,印象里充满烟火气息的农贸市场,也被贴上“脏乱差”的标签,随处可见的菜叶子和喧闹吵嚷的叫卖声,一度让它远离年轻人的视野。为提升农贸市场品质,托稳街坊们的“菜篮子”,花都区市场监管局以开展创建星级农贸市场活动为契机,持续推进农贸市场规范化、标准化、智慧化建设,助力农贸市场“焕新升级”。
一场一策:打造精品标杆农贸市场
结合不同市场硬件设施条件、管理体系不同等实际情况,该局以“补短板、强弱项”为核心目标,对标评定指南,对辖区34家农贸市场实施分级分类管理。
经多次走访、调研,花都区充分调动具备条件的农贸市场申报“创星”积极性,并“一场一策”指导市场制定“评星”方案,协助市场科学布局水产、蔬菜、鲜肉、熟食、干货等商品功能区域,实现标识标牌、规范指引、管理制度“三个统一”。
同时,通过硬件改造与软件升级双管齐下,为后续精细化管理奠定坚实基础,让市场“颜值”与“内涵”同步提升。在与市场方及商户的共同努力下,昌华市场、宏发市场、炭步综合市场等3家花都区“老网红”市场,率先通过广州市首批“五星”农贸市场评定,花都区也成为目前广州市拥有“五星”市场数量最多的区域。
既要又要:打造安全放心农贸市场
“瓜果时蔬要新鲜也要没农残,烧腊要香口也要健康。”说起买菜选购标准,市民王阿姨的要求很多,但这也是花都区市场监管局评定星级农贸市场的重要衡量指标。
一方面,该局督促市场健全内部管理制度,严格落实产品质量、食品安全、计量公平、价格秩序、消费维权、安全生产、卫生保洁等日常管理责任;另一方面,指导市场规范使用食品安全自检室,每日公示快检结果,让消费者“买得明白、吃得安心”。
2025年以来,花都区农贸市场已完成食用农产品快检6.2万批次,合格率达99.25%,检出的不合格农产品均已依法依规销毁,做到从源头上为消费者排除隐患,让星级“菜篮子”的安全成色更足。
多元多样:打造高性价比农贸市场
不同于过去简单的线下直购,如今,“买菜”正被时代植入更多交易渠道。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通过电商平台,指尖挑选并送货上门。而“买得好不好”则是消费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。
为此,花都区市场监管局从消费者需求出发,在指导农贸市场线下“创星”的同时,鼓励农贸市场多元化发展,支持农贸市场引入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探索“市场+电商+物流”融合模式,指导“入网”市场及商户规范线上经营,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交易平台,让市场供应覆盖面更广,也让消费者购物更加便捷。
此外,该局还积极开展“农户直供”“社区团购”等新业态试点,通过“农超对接”“农社对接”机制,减少中间环节,推动小农户—大市场—消费者餐桌无缝连接,既以星级农贸市场品牌保障商品“物美价廉”,又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实惠的选择。
花都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此次星级农贸市场评定,既是对花都区农贸市场建设成果的检验,更是推动民生工程提质增效的新起点。下一步,将以星级市场为标杆,持续深化“评星定级”机制,推动更多农贸市场向标准化、智慧化、便民化转型,让市民群众的“菜篮子”更安全、更便捷、更舒心。
南方+记者 周甫琦
通讯员 景然 洁华
炒股配资平台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