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话,看到存储芯片这一波疯涨,脑海里头的感觉只有一个字——炸!周期品突然变成了又猛又“多金”的成长股,谁看了不迷糊?数据直接拉满,全球DRAM价格三季度暴涨了19.2%,NAND Flash也火上加油,季度涨了5%——单月更是突破4.7%,秒杀DRAM的2.6%。这趋势,哪个科技公司不心动?尤其到了9月,涨疯了的NAND Flash,简直让人忍不住想冲进股市碰碰运气。
拆开看,分化比电视剧还精彩。DDR4:不到一个月涨近30%,半年竟然飙了200%+!这种涨幅绝对能让风投大佬集体拍案。DDR5也没怂,16G规格现货直奔7.68美元,单月暴涨28%,写明了今年最猛一波。LPDDR系列也秀肌肉,季度内分别拉了10%-15%和38%-43%。NOR Flash更不甘示弱,9月闪亮登场,预计接下来几个月直接冲到双位数百分比,2026年估计都不会降温。这么看下来,谁还敢小瞧国产芯片企业的底蕴?
行业整体盈利一夜之间亮红灯,2025年DRAM同比暴涨47.7%,NAND Flash也冒出9.2%的涨幅。全球巨头牵头涨价,三星带头通知客户,四季度DRAM价格涨15%-30%,NAND闪存上涨5%-10%;美光科技更绝,直接20%-30%通告封盘报价一度都停了。看着这些牌面,总感觉行业都在打“起飞”信号。板块轮动之快,A股玩家基本只来得及半夜查行情、白天跟风抢筹。
那问题来了:涨价逻辑能不能长久?到底值不值得蹲这波芯片利好?归根结底,供给端卡脖子效应太明显——新晶圆厂烧钱如流水,2到3年都开不了张,主要产能要等到2028年才释放。需求端却像火箭装了AI引擎:AI数据中心开工气势逼人,国内15个超算中心一脚油门下去,高规格存储芯片年内需求暴涨200%。市场就是这么“不讲道理”,拦也拦不住。
而且技术发展也不是吃素的,HBM、3D NAND这些黑科技开始上桌,存储芯片不再只是看周期变脸的“老爷车”,直接进化成“周期+成长”新物种。这样看,拉涨不只是割韭菜,是真有产业升级和需求硬核托底。实际上,这种涨价持续性,要不是厂家自己自爆,基本没人能拉下来。涨价风口,坐等分蛋糕的当然不是老外,咱们A股相关受益公司也在集体躁动。
说到具体受益公司,各种小伙伴已经开始八卦:谁是板块妥妥的“带头大哥”?国产存储龙头像兆易创新、江波龙、北京君正这几家,市值和技术储备都打得响头牌。还有强势崛起的紫光国芯,国内NOR、NAND产品线直接顶配。长江存储、合肥长鑫等“大厂”,在NAND、DRAM、NOR等品类纷纷公告“订单爆满”,工厂加班加点还供不应求。甚至部分公司在互动平台直接语气拉满,“客户需求暴涨,公司已全面启动扩产计划”,简直和网友讨论一样疯狂。
不过,这行情虽然拉爆,但A股玩家也很清楚:利好不是无脑线,盘中涨幅只是一波流,具体能不能吃下业绩还得看谁出货快、技术线能不能跟上国际队。说白了,手上握有自主产能、创新能力、全品类布局的公司才是“吃肉型”;只仰仗代工和低端市场的一般就别幻想赚大钱,涨价周期一过,容易被抛弃。前车之鉴摆着,谁都不敢只赌博。
再讲点内部细节,涨价后直接影响到下游消费电子、AI服务器、超算领域。内存条翻倍,手机、PC、数据中心设备成本直线窜高,有些项目甚至中途喊停。相关上市公司在财报中也透露,“订单单均价格提升,毛利改善但生产压力巨大”。同时资金链稍弱的公司也开始小心翼翼,怕的不是卖不掉,怕的其实是原材料涨太快,现金流跟不上。今年A股这个存储芯片板块,谁能穿越大周期,基本就是谁能吃下未来三年全部利润。
再就是市面上的投资者观点也炸开了锅,部分人已经在交流区直接开冲:“涨了这么多,难道不怕行业泡沫?”也有老玩家冷静:“现在存储芯片变成AI刚需,只要AI还狂奔,这波涨价就稳。”有人甚至悲观预判:“上游涨疯了,迟早压到终端,下半年可能需要警惕。”
最后话锋一转,这轮涨价不是空穴来风,不单是周期轮回,而是真正的需求迭代和技术升级加持。倘若全球供应链短板长期无法突破,A股相关上市企业注定在行业洗牌中走向主线,谁敢说不是下一个‘超级牛股’?但炒作归炒作,还是那句老话:投资有风险,入场需谨慎,别把牛市当提款机,也别把利好当保障,市场永远是狡猾的。
本文章旨在弘扬社会正气,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,请及时反馈,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;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,倡导健康、正面的价值观念。如有内容修正需求,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
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,倡导健康、正面的价值观念。如有内容修正需求,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
炒股配资平台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